走进南漳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19:47:47 来源: sp20240604

  前不久,我去了一趟湖北省的南漳县。

  南漳县境内,有一条白起渠。史载,“昔秦使白起攻楚,引西山谷水两道,争灌鄢城”。白起率兵进逼楚国鄢城,久攻不下,于百里外武安镇蛮河上垒石筑坝,开沟挖渠,以水代兵,引水破鄢。后来,这条渠被用于灌溉,至今造福沿岸生灵。

  白起渠的名气不算太大,但是历史却很悠久,而且历久弥新。到了今天,灌溉范围还包括宜城、南漳的六个乡镇。更为独特的是,白起渠采用“陂渠相连”的方法营造。所谓“陂渠相连”,用民间的话说,就叫“长藤结瓜”。长渠为“藤”,沿途连接的水库、堰塘,就是“瓜”。这一设计,充分利用了湖北河坝众多的有利条件。非灌溉时节,拦河坝使河水入渠,渠水流入库、塘,地表水全面运用,常年蓄水。到了灌溉季节,水库、水塘的水又流入水渠,灌溉庄稼,实现了以多补少、以大补小、互通有无、平衡水量。

  白起渠上有水闸。闸的产生,似乎与这条渠一样古老。古时,这条长渠上有几十个“水门”。需要水时,下闸拦水,就近抬高水位,让水自流入田。不用时,开闸放水,水位低于农田,不会内涝。渠的功能,其实是双向的,既抗旱,又防涝。江汉平原沃野千里,水利设施居功至伟。

  南漳还有一处有名的地方叫春秋寨。当年建寨的目的,是为了防匪患。寨子东、北、西三面环水,唯南面与笔架山似连非连。入寨,须走水路。而今,春秋寨褪去了延续千年的防御功能,由战时堡垒变成休闲旅游的乐园。于是,我们才可以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游览。寨子海拔高二百七十米,总长四百九十米,东西最宽处五十余米,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九千五百平方米。眼前所见,多是鳞次栉比的石砌房屋,共计一百五十余间。房前,有一大片空地,绿草如茵,当年应该是一个打谷场。

  南漳山水胜境,首在香水河。通常登山看景,如李健吾先生在《雨中登泰山》中所描写的,是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。香水河景区却是从山顶向下走,非“遥看瀑布挂前川”,而是与瀑布同行。人行山中,树木掩映,闻水声激响。循声望去,只见水流沿壁而下。壁非直立,山体凸出,水随山势,仿佛青山之白发,又如新娘之婚纱。当地朋友说,这里还不是最佳的位置,要到山底向上看才好。山底有潭,面积不小,山上和潭边绿树映影水中,整个潭就成了一块嵌在山中的“玉璧”。潭上便是三叠瀑,沿山形成三级,水势越来越大。究其原因,此地为喀斯特地貌,山体有裂缝,水出山隙,细涓相汇,故越向山脚,水流变得越大。

  走进南漳,感受历史遗韵,体验山水之妙,何其美哉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6月01日 08 版)

(责编:袁勃、赵欣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