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劳务品牌 带动就业增收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16:30:47 来源: sp20240604

  初夏时节,行走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中心的街道上,抬头望去,城市地标乌兹别克斯坦酒店一楼左侧外立墙上的“Lotus郑芸芸修脚”巨幅中文广告,格外引人注目。“Lotus郑芸芸修脚”店负责人郑远斌介绍,自开业以来,店里人气旺盛,平均每天能吸引约40名市民前来体验。

  黎兵娇是负责管理和培训的店长,她每天手把手地传授乌兹别克斯坦员工按摩技法。“店里应聘了5名乌兹别克斯坦员工,来自国内的4名修脚师对他们进行了25天的岗前培训,目前他们已掌握修脚基本手法。”黎兵娇说。

  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陕西省紫阳县,是典型的秦巴山区县。从2014年开始,紫阳县将职业教育中心部分区域整合为培训场地,与当地修脚足浴品牌合办紫阳县技能扶贫培训基地,开设了首期修脚培训班,陆续又将在各地开办的一些“零、小、散”修脚门店进行整合,并作为一项产业品牌重点培育。通过多年探索实践,走出了一条“党政主导+龙头带动+基地培训+定向就业”的技能增收之路。

  2019年6月,“紫阳修脚师”入选全国20个知名劳务品牌,成为一张地域名片。一把小小修脚刀,“修”出了山区群众的致富新路径。迄今,紫阳人在全国各地开办修脚企业130余家,开设门店1.9万余家,培育在岗“紫阳修脚师”5万余名,带动就业20余万人,修脚足浴综合产值达200亿元。

  紫阳县瓦庙镇村民贺代兴是2014年紫阳县第一期修脚培训班学员,半个月的全封闭技能培训,打开了他的就业新门路。结业后,贺代兴进入远元集团西安直营店工作,因踏实肯干一路从普通员工做到了省区经理。

  “2014年,紫阳县开始开展修脚技能培训。”紫阳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健说,围绕市场需求,紫阳县以龙头企业搭建就业平台,与企业合作开展修脚师培训。采取订单定向培训模式,由政府出资出场地,企业派老师授课,对学员实行“三包两免一补”全免费政策——包吃包住包就业,免学杂费及教材用品费、免费配备生活必需品,补助往返交通费和生活费。

  当地通过定向输送员工、给予资金扶持、加强宣传推介、协调劳资关系等措施,扶持龙头企业发展,成功培育了一批优质龙头企业,为“紫阳修脚师”打造了稳定的就业平台。

  借鉴成功经验,紫阳县不断拓展技能培训内容,开展修脚师、职业茶农、特色烹饪、家政月嫂、养老护理、电商创业等各类免费培训班917期,4.8万名学员通过定向入职、自主创业和就近转移等方式,实现高量就业。

  修脚产业也带动了当地中药产业发展。这几天,是紫阳县天和药业有限公司忙碌的时候。在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,工人们将烘干的药材碎成粉末,按照比例调配、装袋。这个位于高桥镇板厂村的企业,是近几年围绕修脚产业进行延链补链的企业。“目前,我们公司种植中药材3100亩,研发的4款中药浴足产品销往知名修脚足浴企业,2023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,带动周边200户村民参与药材种植。”企业负责人金铭锋说。

  “在产业链上,紫阳县围绕产业服务所需配套产品,大力发展生产加工业和种植养殖业。”据紫阳县人社局局长贾学平介绍,近年来,当地陆续开发生产了技师工服、鞋垫袜子、艾草泡脚包、茶疗泡脚包等系列产品,形成山上种药、山下建厂、山外开店的全产业链格局。

  今年,紫阳县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大格局,充分发挥独特优势,多渠道、多维度、多元化将紫阳修脚师这张名片推向中亚市场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通道。

  紫阳县委书记向德刚表示:“今后紫阳县将围绕产业发展目标,打造全产业链,巩固提升这一劳务品牌,持续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收。”

(责编:袁勃、赵欣悦)